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大明:寒门辅臣 > 第一千一百二十七章 老朱梦见神器(二更)

  第一千一百二十七章老朱梦见神器

  这一日,天晴。

  对于祭祀来说,是个不错的天气,可对于参与祭祀的人来说,是个不折不扣的苦差事。毕竟是六月中旬,晚上都不见得热气消得下去,更何况是大白天……

  祭中是小祀,一般时候轮不到皇帝亲自上阵,派个官员代表下就可以了。但这一次皇帝打算亲自参加了,而且还选择在了格物学院,礼部不认可,拿着小本本给朱元璋理论,过程不详,结果很清楚,官员陆陆续续都来了……

  这是不少官员第一次踏足格物学院,感叹之言更是连连。相对于破旧的国子学,格物学院的建筑更新不说,单单就占地田亩,那也比国子学大多了。

  没办法,国子学在城里面,找出来一块教育用地已经不容易了,哪那么容易扩建,不像格物学院,建在城外,周围荒地多,只要需要,向外扩建个二十亩地也没啥。

  再看格物学院的弟子,绝大部分年龄在二十以上、四十以下,青壮占比很高,所展示出来的精神风貌,更显生机勃勃,给人一种茁壮成长、意气风发之感。反观国子学,一百个里面也是能挑出那么三四个三十岁以下的,但大部分都是四十以上,五十以上的也不少……

  许多官员对格物学院是有些偏见的,尤其是格物学院不唯儒学的做派,更引起了不少官员的厌恶,背地里将其称之为离经叛道的不在少数,只是因为宋濂将弟子都送到了格物学院,大家也不好将这些话挂在嘴边,也不好写到奏折里继续骂了。但偏见还是那个偏见,只认国子学的大有人在。

  可今日,格物学院师生的风貌确实让一些人开始思考,这样的格物学院当真是那么不堪吗?

  唐大帆率领全体师生,傲然站在广场之上。

  这个广场北面,便是儒学院的大楼,南面便是学院那一道锁链开关大门,这是为了应对学员越来越多,集体传话特意整理出来的广场,可以容纳五千余人,用在此时,绰绰有余。

  朱元璋、朱标到了,李善长、赵本、薛祥、范敏、徐达、邓愈等人也都来了。

  祭中,这事实在是没啥说的。

  在儒学院的中位置摆上祭品,礼乐起,老朱带人行礼祈福,然后振振有词,说一番话,继续行礼。期间还有礼部官员点着香料来回走动,熏一熏味道,这除了令人提神醒脑之外,还有让老天爷也吸一口,然后对人间好点的意味……一番折腾,从早上折腾到快中午了才结束。

  一众官员眼见终于解脱,朱元璋擦了擦额头的汗,转身说道:“朕昨日夜里梦到祭中之后,上天显灵,说要交给朕一件神器,以消化雷霆的力量。朕苦思冥想,不得其解,问过钦天监,也解不出所以然,只说若有神器,当在祭中之地。所以,朕打算留在这里一晚,你们若是累了、乏了,大可离去。”

  文武官员一听这话,想走也不敢走了。

  李善长听闻直皱眉,对一旁的安然道:“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安然茫然地摇了摇头:“我也不知,陛下突然定在这里祭中,又突然说出这梦,事前皆无半点征兆。”

  李善长凝眸,看向太子身边的顾正臣。

  不用说,这一定是他在捣鬼!

  朱标侧头,对顾正臣低声问:“父皇说起此事时,孤极是震惊,当真能吸收雷霆之力?”

  顾正臣自信地对朱标道:“臣问过钦天监,说七日之后可能会有雷霆横空,暴雨倾盆。只要陛下点头,臣可以在五日之内,将避雷针给安装好,到时候看看就知道了,只要是雷霆朝着大殿去的,便有九成可能会跑到避雷针身上去,然后将雷霆之类导入大地,无伤大殿分毫。”

  朱标咳了咳:“有这等神器?”

  顾正臣摇了摇头:“什么神器,就是一堆黄铜……”

  朱标瞳孔明显放大:“那为何可以吸引雷霆之力?”

  顾正臣拉着朱标到了凉阴处,轻声道:“这不太好解释,雷电就如同好烫热的铁水从天而降,打在大殿之上,大殿可能会顷刻焚毁。可若是这铁水进入一条长长的槽道,顺着槽道流动,那温度就会逐渐降低,直至到最后没了多少温度。而这黄铜制造的避雷针,就是雷电的槽道,可以让雷电沿着这些黄铜搭建起来的避雷针钻到地下去,让大地来消泯这些雷电……”

  朱标好像明白了,又好像没怎么明白,不过不要紧,顾正臣明白就够了。

  只是,朱标有些好奇顾正臣到底如何将这“神器”搬出来,神神秘秘,到现在还没说一句话,保密得很。

  官员自由在格物学院走动、参观,除了一些禁地、厂房外,并不阻碍官员前往,饿了还可以去食堂吃顿饭。

  朱元璋走至机械工程院之后,招了招手,对走过来的顾正臣道:“宁国在你们格物学院时间可不短了,总不能一直耗着吧。朕看梅殷不错,让他与宁国一起研究蒸汽机,如何?”

  “他吗?”

  顾正臣皱眉。

  历史上,就是梅殷娶的宁国公主,这拖延了两年,还是这个人。

  早在扩招时,梅殷就进入了格物学院,只不过他选择的是兵学院、律令商学院,并没有选择机械工程院。

  朱元璋背负双手:“朕观察过此人,他天性淳朴正直,做起事来也是老成谨慎,不仅精通经史,还精于骑射,善于谋划,是个文武双全的好男儿,就是在你格物学院,那也算得上出类拔萃。原本宁国这婚事轮不到朕与你说,可你毕竟是宁国的先生,又给了宁国另一种活法,这才问你一句。”

  顾正臣苦涩地摇了摇头,恭谨地回道:“陛下的安排,臣没有异议。只是希望将梅殷调到机械工程院,先给宁国打一段时日下手,让他们先接触接触,再说婚事也不迟。毕竟眼下蒸汽机改进还离不开宁国,后续改造迭代,也需要宁国参与其中……”

  朱元璋叹了口气,颇有些恼怒:“一句话的婚事,竟让你折腾得如此麻烦,朕不管其他,这件事你安排好,明年就让他们完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