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岛家族的诞生正文卷第554章【成全子侄】和记黄埔的会议室,林志超和一众高层正在开会。
会议内容主要围绕着能源、电讯、零售、港口、地产这五项主业进行讨论,而这五项主业也全部延伸至北美、欧洲、亚洲,和记黄埔已经是一家世界性企业。
如果再加上‘香港电灯公司’,实际上是六项主业:
能源:和记黄埔持有88%的赫斯基股权,目前,赫斯基的资产值已经比1986年收购时,至少已经是翻了三倍;期间收购一家石油公司翻一倍,又大量收购加拿大的油气资源,以及收购美国大量的天然气资源,资产值至少达到60多亿加元。
码头:葵涌码头是世界吞吐量最大的货柜码头,在1985年时,和黄属下的香港国际货柜码头处理的货柜量占葵涌的45%以上。之后,和黄先后投资近百亿港元,到1990年年底公司拥有10个泊位,89公顷码头设施,货柜吞吐量占市场的70%。和黄的国际货柜码头公司,是同业的垄断性企业。另外,公司还拥有楼面600万平方英尺的亚洲最大的货物分发中心;以及,拥有英国最大的货柜码头菲利斯杜港。货柜码头业务是和黄的主要盈利来源,1990年盈利已达12亿港元。
零售:零售业务是老和记洋行的传统业务,和黄拥有两大零售系统——百佳超级商场和屈臣氏连锁店,另还有屈臣氏制造业和多种消费机构。到1990年12月止,百佳超级市场已达170间,另有40余间在海外;屈臣氏属下的连锁店有400多间,本港拥有150多间,其余在海外和内地。到90年代初,和黄零售业营业额达90多亿港元的水平。
电讯:1986年年底,和黄设立一间全资附属公司——和记通讯有限公司,统辖原有的和记电话、和记专线电视、和记传讯、和记资讯传通4家公司。和记电话公司主要从事流动无线电话,客户拥有率占全港的65%;和记传讯公司原已收购了30家传呼公司,是本港最大的传呼机构,市场占有率占6成;和记专线电视合作拥有亚洲卫星一号的权益,并拥有亚洲卫视20%的权益;和记资讯传通主要开发电脑联网资讯服务,业务在起步阶段,但前景广阔。除此之外,和黄的电讯业务,已经在英国取得很大进展,拥有较大份额的传呼用户,以及顺利进入第一代流动无线电话,并获得CT2牌照;和黄在澳洲、泰国、印尼、马来、菲律宾等地区,都已经打开当地电讯的口子,有独资,也有合资。
港灯:在1983年,为怡和置地所控的港灯集团,拥有香港电灯公司和丰泽、嘉云等9家全资属公司及国际城市等5家联营公司,业务包括电力、地产、工程、工业、贸易、零售、保险等多方面。该年税后盈利7.22亿港元。1985年,长实系和黄收购港灯2两年后,年盈利12.8亿港元,增幅60%多,为港灯集团有史以来首次突破年盈10亿元大关。1986年又突破15亿港元,1990年突破30亿港币。目前,和记黄埔持有港灯的股权已经增持至43.8%。
马世民在会议室,说道:“和记电讯已经完成对英国宇航旗下的个人通讯业务的全部股权,完成收购后,英国宇涵持有和记电讯25%股权。完成收购后的和记电讯,将重点发展英国第二代移动电话CT2、个人通讯网络PCN。”
通过换股的方式,避免了更多的支出,同时也算加强和英国本土企业的合作。除了CT2、PCN业务外,和记电讯的业务还有:和记移动电话、和记传呼、和记移动数据、和记干线移动电话等等,这个行业有太多的新技术。
林志超说道:“CT2这个技术,没有经过市场的验证,充满着未知性,注意投资的额度;相比而言,我更看好数码蜂窝式通讯网络服务,你们晚点进行研究,如果可行,和记电讯要第一时间入场。”
大家都怀疑起来,马世民更是说道:“林爵士,这个数码蜂窝式网络服务,目前不是欧洲的主流,CT2才是欧洲的主流,而且”
林志超说道:“正因为如此,如果和记电讯第一时间进入数码蜂窝式网络服务,那么我们可以更好的打开市场。晚点,给我一个方案!”
马世民只能说道:“好的!”
在公司的大方向上,林志超还是拥有绝对的话语权,他放权不代表权利小。毫不客气的说,他可以马上让不听话的任何人走,都不会造成和记黄埔的公司动荡。
当然,目前林志超和马世民合作算是很愉快的,马世民是一个很不错的得力助手。
在林志超的所有‘干将’当中,也是数一数二的存在。
“CT2在英国投资预算是多少?”
“8~10亿港币,不过是分成几年投资进去。”
“得收紧一下,同时将投资期拉长,尽量减少开支吧!”
“好的!”
不投资又不行,毕竟你不投资,英国其它电讯公司会投资,那么你就没有市场影响力。
亏点钱美食,重要的是要找对‘正确的道路’,一旦和记电讯第一时间进入‘蜂窝式通讯网络’,那么在英国占有的市场将会增大。
和记电讯在澳洲、东南亚的发展,也在稳定推进。这些事情,林志超倒是很少直接参与。
接下来,林志超关切的重点是零售产业,他希望让屈臣氏尽快发展至整个亚洲区域,然后再去欧美发展。目前,屈臣氏在港澳台、大陆、RB、韩国、东南亚都有门店,海外门店达到60%以上。
榮智来到长江集团中心,看着高耸入云的世界性大厦,不由得心生一股羡慕之情。
这座大厦代表着林氏集团的地位,就连汇丰大厦、中银大厦都稍逊一筹,被美国人视为现代建筑的代表之作。
与此同时,汇丰大厦、中银大厦、长江集团中心这三座大厦,已经成为香港的标志性建筑,以及被市民、游客谈论的资本。
“不知道什么时候,中信才能有这样的一座总部大厦!”榮智低声发出感叹。
中信作为直属行政院的一级公司,同样得在1988年中信接受上面对驻港中资机构的统一整顿,结果,中信检验合格顺利通过整顿,进一步证实中信并无特权。至于香港某些舆论界、工商界人士指称中信享有特权,那只能代表他们的观点,榮智不会苟同。
相反,榮智认为他可以带领中信发展成一家本地财阀。
当然,他需要得到一个‘大人物’的帮助才行!
在前台的指引下,榮智来到长江实业集团董事长办公室。
“林叔叔”榮智亲切的叫道。
他来香港十多年,便是多亏这位林叔叔的帮助,林叔叔以子侄对待他,才有了榮智今天的事业。
如今,中信已经完成‘借壳上市’,借的便是长实集团旗下的‘新景丰发展’,所以正式更名为‘中信景丰’。
新景丰发展,被长实集团收购之后,发展几年一跃成为市值10亿的优质企业;这家公司作为‘壳’还有个好处,那就是它业务单一,仅地产投资,这是理想的天然壳。
香港中信通过少量现金,以及通过换资的方式,获得这家公司的控股权。这一步,没有林志超的帮助,榮智连‘壳’都找不到,或者说压根没实力借壳上市。
林志超邀请榮智在沙发坐下,说道:“怎么有空来我这里?”
他对榮智当然不是真正看成‘子侄’,虽然他确实娶了江南大族唐氏的两个女儿,但可不是乱认关系的人。之所以帮助榮智,是因为他的父亲关系,再加上背后站着的是国家。
中资入港,都喜欢扯‘林超人’的尾巴,希望借助他一飞冲天。林志超也是能帮就帮,毕竟这些都是一笔笔人情债。
而明年,就该大家还他的人情债了!
榮智说道:“林叔叔,听说你准备将个人手中的中信景丰5%股权,捐给林志超基金会?”
中信景丰通过一系列的改组后,股权情况是:中信持有49%、长实持有5%、林志超持有5%、其余为公众股分。
林志超说道:“嗯,正准备正式通知!”
榮智奉上马屁的说道:“林叔叔在慈善事业上,值得所有人学习!听说您还准备向华夏残疾人事业捐款,可见你的高风亮节!”
虽然是马屁,但却是事实!
至于向华夏残疾人捐款的事情,目前还在接触当中,林志超也是被人上门洽谈。当然不是逼他捐款,只是说有这么一个事。
林志超当然也很给面子,当场就表示要观看残疾人的汇演,了解这部分人群的情况;至于最终捐款多少,则需要林志超基金会进行讨论。
林志超笑道:“你今天来是有事情吧?”
榮智脸一红,在外人看来,他经常和林志超等人打高尔夫球,认为是‘平起平坐’;但实际上,从各方面来讲,林志超都是他的长辈。
“是的,我想收购恒昌!”
林志超闻言后,沉默起来,榮智顿时心里一紧,如果没有这位林叔叔加盟,事情不可能成功。
好在,林志超思索一阵后,说道:“收购恒昌公司,非得邀请郑裕彤不可!其他人,也可以邀请,多多益善。”
榮智马上说道:“郑裕彤会倒戈我们吗?”
林志超笑道:“当然没问题,他们备怡不是已经收购失败了嘛,郑裕彤必会加入我们。”
随后,两人简单的聊了一下,邀请那些人入伙的事情,最终确定包括郭霍年、何厚锵兄弟、洗为坚,后面都是亲华的商人。
待榮智离开后,林志超思考起来。
去年,恒昌有意放盘的消息,被何善衡的契子林秀峰得知;随后林秀峰便和郑裕彤、徐展堂成立合资公司,对恒昌发起收购。结果,三人得意忘形,认为又是何善恒契子,又是何善恒多年好友,事情一定可以水到渠成,便传出他们三人打算将恒昌公司‘拆骨扒筋’进行瓜分;这下好了,何善恒等人最在意就是企业完整性,以及老员工们的归属。
结果可想而知,三人直接完败!
1946年,何善衡、梁球琚、何添、林炳炎等人成立大昌贸易行,即为恒昌企业的前身。大昌行以代理食米花生油为主,经过数十年发展,大昌行成为香港大型综合性贸易公司。恒昌企业是大昌的控股公司,恒昌及大昌均未上市,但规模及盈利,绝不比蓝筹股公司逊色。
大昌除传统的粮油贸易外,还代理资生堂化妆品;代理金嗓子、蓝宝、金章、富士、TEAC第一音响等数个品牌的家电及音响;经销瓷砖、云石、水泥、五金、洁具、厨柜等建筑材料;代理本田、日产、大宝力、五十铃等产名牌汽车;拥有太平广告、式雅洋服、大昌货仓、大昌货车队、大昌汽车服务中心、利时汽车工程等多间旗下公司。大昌贸易,以汽车贸易最引人瞩目,它拥有7间汽车行,占全港汽车销量的约4成。大昌还拥有多项物业,其中位于中环皇后大道中的恒昌大厦,价值就逾10亿。
1990年,大昌行的营业额达100.1亿港元,纯利10.22亿。与33家恒指成份股的同年盈利比较,大昌可排第19位,仅次于第18位的新世界发展。
若大昌或恒昌上市,其市值及盈利可脐身20大上市公司之列,成为蓝筹股,亦不在话下。
恒昌虽然没有上市,但股东却又好几百名,主要是老员工;其中何善恒、何添占股各位25%左右,所以想强制收购时很困难的。
当然,何善恒、何添都有意放盘,这是关键的地方。
林志超决定参与这次收购,实际上并不是牟利,更多的是帮助榮智。当然,他也知道这次收购可以获利,所以决定让‘林志超基金会’来操作。
他现在不缺钱,所以对慈善事业更加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