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灵异小说 > 民国诡闻实录 > 第一千零五十八章:九姓胡贾

  六世纪时,正是南北朝混乱时代,北方的匈奴、鲜卑、羯、氐、羌等民族,借由北方防线崩溃,逐鹿中原、称王称霸,这些北方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就称之为北朝。

  粟特人也在胡人入华的风气,沿着丝绸之路沿线的西域城邦,脚步遍及北朝的河西走廊、关中、中原,主要往返于河西四镇、长安、洛阳、太原。

  若非是南北朝对峙,阻碍了粟特人南下经商,他们的脚步也将遍及江南烟雨之地,到了南朝后期,西域胡贾开始经关中平原越秦岭、沿汉水,来到蜀地和襄阳一带,就此打通了通往南朝的贸易通道。

  到隋唐时,粟特人已经从西域康居国迁徙到关中和北方,在此过程中逐渐汉化,灭去各自的民族本姓,以曹、安、史、康、石、罗、白、米、何等九个汉姓为本姓,依附当时的门阀势力,在关中扎根下来。

  官府为区分他们,往往是以“九姓胡人”或者“昭武九姓”来称呼他们,至此,粟特人和“昭武九姓”绑定在一起,他们善于经商、惯例经营,定居汉地后,很快嗅到了巨大的商机。

  出于维护国际形势的需要,隋唐官府虽然鼓励胡人来华,执行的却是胡汉分离的政策,主要体现在胡人不许和汉人通婚,也不许出现在汉人聚居的地方,甚至是不能将汉人男女卖为奴隶带出国境外。

  这些禁令对他们确实不利,但是,有一点确实完全利于他们——官府重农抑商,禁止汉人长途迁徙,从事国际贸易。

  在这种胡汉分离的禁令下,粟特人抓住汉人不许经营海外贸易的机会,吸纳汉人门阀的闲财,做他们海外贸易的代理商人。

  这一机会,使得粟特人迅速垄断了包括丝绸、珠宝、珍玩、牲畜、奴隶、举息在内的国际贸易,可以说覆盖了当时百姓生活的方方面面,掌握了大部分重要胡人市场,如果更进一步去说,那就是控制了丝路贸易的命脉。

  在他们的垄断经营下,北方开始出现许多资财巨富、家产万贯的粟特商人,敦煌出土的《长安判集》中记载过“长安县人史婆陀,家兴贩,资财巨富,身有勋官骑尉,其园池屋宇,衣服器玩,家僮侍妾比王侯”。

  字面意思是京兆府长安县的粟特人名叫史婆驼,家族以商贩为营生,积累了万贯以上财产,除此以外,身上还有官府授予的勋官骑尉,家宅中的园林、池沼、屋舍、殿堂、衣服、珍奇古怪、家仆部曲,堪比王侯。

  这些记载,几乎可以说明,粟特商人经商贸易的成功,当时别说是中原的普通商贾,就是世代官宦的衣冠子弟,在家财的积累上,也未必能比得起粟特胡人,当他们又攀附上关陇门阀、仕宦望族,那就又为他们的财富增添了不少安全感。

  至少,胡人是可以通过攀附门阀和仕宦,在朝廷中得到一官半职,或者是名誉闲职。

  在这种商业贸易、攀附势力的做法下,包括昭武九姓在内的胡人,在中原过得很是不错,他们也知道,他们的权力和财富,来自门阀仕宦对昭武九姓的认可,换言之,是当时真正的权贵看中昭武九姓的价值。

  在这种认知下,粟特人极为注重家族门第的传递,他们出外经商,往往要冠以某某儿子为前缀,父名至关重要,这代表着家族的经商名誉和资财规模,但祖父以上就没那么重要了。

  在这种“父子计利”小家庭的模式下,粟特人讲求独立自主,只要孩童出生,父母就会教育他们经商思维,直到成年就会脱离家庭去谋生经商。

  传闻粟特人的成年仪式,就是在二十岁时,带着父母给的一笔钱去往异国他乡,直到用钱赚得第一桶金,才算是能体面回到家族中,娶妻生子独立为新的小家庭。

  经此一事,算是证明了自己有经商贸易之才,以后但凡城邦或者家族撮合贸易商队,都会优先和他们合作,互相搭台子做生意,若是这些粟特年轻人一分钱没赚,还把原本的本钱都给挥霍了,那就算是完全不成才了,以后只能跟在商队中打杂雇人,或者是留守在家族供养父母,终生都没什么出息。

  从中亚、到西域再到河西四镇、关中、中原,粟特人用自己的脚步不断丈量着他们与财富的距离,也在经商贸易中,将粟特文传播到丝路沿线,成为丝路沿线最流行的沟通语言。

  宋思媛以前也看过敦煌出土的某些文书报道,这些东西也就被她给记下来,猛听闻这些文字是粟特文,当即好奇起来:“古尼孜怎么可能会用粟特文,这种文字已经消失了,没有任何民族在使用,哪怕是流传到现在,也融入了其他语种。”

  孙大乔摇摇头:“这个,也不知道,只知道粟特文已经失传了,想要了解起来困难重重,这里面的文字想要细究清楚,怕是很难了。”

  岳观潮看着粟特文:“克力说过,这些粟特文是古尼孜的笔迹,这说明古尼孜是会书写粟特文,也许,克力还保留着古尼孜的某些遗物,我们不妨趁着去给古尼孜举办葬礼的机会,也托克力去看看,到底有没有关于粟特文的资料,也许,还能解开这些册子的秘密。”

  回去两日后,趁着克力递来丧帖,岳观潮他们来到千佛洞,老远就看见佛窟之上的悬崖,聚集了不少乐器师傅,它们聚集在缟素打幡的队伍尾巴,敲敲打打,鼓吹高亢。

  早在古尼孜出事后,他们家就已经没什么交往的亲戚,克力和娜依搬到千佛洞时,更是已经到了六亲无靠的地步,今日的葬礼,本该只有克力和娜依兄妹两个,好在千佛废窟的穷苦百姓还有点人情味儿,这么长时间的邻里相处,好歹是来送古尼孜最后一程。

  岳观潮他们几个到地方时,已经濒临下葬,他们各自上了香、递了花圈,帮克力把古尼孜的棺椁送入墓坑填土封丘,还在墓前树立起古尼孜的碑文,等葬礼结束,克力这才带他们回到废窟。

  宋思媛拿出白桦树皮册子:“克力,这些文字是粟特文,根据我们目前掌握的消息来看,粟特文早在九世纪时就已经失传,现在成了无人可以解读的死文字,我在想如果你阿爸可以用粟特文记事,那至少证明他是会粟特文的,你们当初在清点他的遗物时,有没有关于这些粟特语的东西,比如说书籍、文册、案牍,或者是画卷什么的。”

  克力朝其中一件侧石窟示意:“当初,我阿爸留下的东西也不多,关于这些文书一类的,全被我封存在书房的大箱子里,我当时确实没怎么发现关于粟特文的东西,你们可以再找找,也许能发现什么新东西。”

  他们说话时,娜依从门外进来,看到他们手里拿着的粟特册子,眼神奇怪起来:“粟特文。”

  “娜依,你认识粟特文?”宋思媛眼前一亮。

  娜依点点头:“以前我见阿爸写过这种文字,我还问他为什么我不认识这些文字,他告诉我粟特文已经失传,现在属于西域的某种秘文,可以记叙某些事情,却没办法读出来,如果是有什么秘密,可以用粟特文写出来,可以保证没有任何人认识。”

  提起这一点,她顿了顿:“当时,我年纪还小,阿爸还教过我粟特文,只是时间长了,我现在也没什么印象了,但我记得以前他留给我过一本关于粟特秘文的典籍,我找给你们。”

  说罢,娜依带他们走进书房,开始在古尼孜遗留的大箱子里翻翻找找,一时片刻后,她拿出装潢古老的牛皮封古籍,摆在桌面上,宋思媛上前封与粟特文完全无关,料想,也是为了掩人耳目,不让外人知道里面是什么内容。

  众人喜出望外,他们还以为短时间内没法了解册子的内容,如今已经有了这本粟特文典籍,宋思媛当即拿在手里翻看起来。

  典籍中,粟特文只剩下表意的功能,读音多已经丧失,哪怕如此,至少是完整的训读典籍,可以利用这些东西,把古尼孜所写的粟特文给解密出来。

  “正好,我先把粟特典籍给了解一下,如果能解读出来古尼孜大叔的册子就更好了。”

  宋思媛趁着这个机会,坐在书房里仔细研究起粟特文,在她看来,粟特文失传完全是因为丝路贸易的衰落,而非是语言本身就有缺陷,在伊朗语族的同类语言逻辑下,只要稍微掌握某些词语和句子的逻辑和意思,就可以大致将粟特文给翻译出来,并不需要重新学习语言。

  这与西夏文、契丹文、女真文的没落,完全不属于同一类型,这些文字的产生并非经历数千年改良应用,而是当时的政权统治者为了巩固政权、提升民族凝聚力,生拉硬扯造出的拗口难懂、笔画繁多的文字。

  这些文字既不象形也不表意,若非是有通行汉文的翻译文本,那是万万读不明白的,但凡西夏灭亡、契丹国灭,这些文字也就被抛弃进故纸堆,百姓自然而然会选择更为象形表意的汉文来方便读写。

  女真文早在被创造出来时,就已经具有某些缺陷,形成的文句和篇章多是晦涩干硬的话,最后不得不全面推行汉文,就连紫禁城里的皇帝,到了末年时也只会说汉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