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科幻小说 > 从大学讲师到首席院士 > 第一百六十一章 50万讲座费、实验成功以及能力升级(7K大章求月票)

第一百六十一章 50万讲座费、实验成功以及能力升级(7K大章求月票)

  从大学讲师到首席院士正文卷第一百六十一章50万讲座费、实验成功以及能力升级王浩重新审视了白板上的内容,随后再转过头表情有些无奈。

  他觉得讲解已经够精细了。

  这只是一个计算、分析方法而已,并不是证明方法的有效性。两者的难度,都根本不在一个级别上。

  李建华三人则感觉非常的尴尬。

  赵新都有点不想让李建华说话,他们两个还能听懂一部分,但只是前面三分之一不到的部分,后面就有些跟不上了。

  他们自然知道李建华为什么都听不懂,因为最前面就有很多很深奥的数学内容了。

  在后面则是牵扯到非常高深的离散数学、泛函分析等内容,他们也就很难再跟上。

  李建华尴尬了好半天。

  他发现自己预估错了难度级别。

  想想也知道了。

  那可是对于偏微分方程组的解析,而偏微分方程组中,有两个是不能求解的NS方程,即便想做分析都很困难,更不用说,求出整个偏微分方程组的近似解组了。

  这个难度比分析单一的NS方程要高上好几个级别。

  李建华深吸了一口气,问道,“王教授,像是崔勋年拿过来的方程组,你用这种计算方法,求解一组近似解组,需要多久?”

  王浩仔细想了一下,说道,“我最开始是找出六个解组,后来就是对每个解组进行转换分析,每一个解组进行了三次转换,再继续就太过复杂了。”

  “如果是一组近似解组,转换三次,大概需要四个小时到六个小时左右吧。”

  他说着摇了摇头。

  这种继续求取近似解组的方法,每一次分析都会更加的精细,涉及到的计算分析也会更加的复杂,甚至可以说,难度是成倍数级别上升的。

  第二次转换比第一次转换,需要的时长多一倍以上,而第三次转换又比第二次转换需要的时长多一倍以上。

  他的计算大部分时间都耗在了第三次转换上,所以就没有再继续转换了。

  主要因为感觉耗费时间太长,提升也不大了。

  四个小时到六个小时,时间听起来并不长,不过仔细想想,王浩的水平能力,而且是他自己创造的方法,还需要几个小时时间。

  换做是其他人用同一种方法,估计要用几天时间?

  几十天?

  “时间再长也没关系,关键是能做出来!”

  “但是,现在主要是听不懂啊……”

  李建华思考着看向王浩,说道,“王教授,跟你直说吧,你在这里讲的东西,我们想听懂,太难了。”

  他说的有一些颓丧,但还继续道,“王教授,伱有没有时间?能不能到我们研究所开个讲座?你这个研究对我们飞机设计实在太重要了。”

  “当然,我肯定会把事情上报,你的研究还是你的研究。我们也会帮忙总结起来。”

  “讲座,你也不用担心,我看过材料院的申请,好像是五十万,对吧?”

  “没问题!”

  李建华一咬牙说道,“我们也出五十万!”

  他开口说讲座费50万,是有一定底气的,要是没有过材料院的申请,别说是五十万讲座费了,即便只是二十万、三十万,他也不敢打包票。

  但是,已经有了材料院的‘前科’,情况就不一样了。

  王浩到材料院做个讲座,拿了50万讲座费,还受到了材料院上下一致好评,包括武钢的专家都给予了绝对的肯定,高分子实验室的评价也不错。

  现在是请王浩到飞机设计所做讲座,有了103所的报告,王浩的研究,对于飞机设计重要性不用多说,航空集团会牙疼一番,最终还是获得审批。

  如果不审批,到时候有话说,“同样是王浩教授的讲座,为什么材料院能审批,我们沈城飞机设计研究所就不能审批呢?”

  总之,李建华是很有底气的。

  王浩听到说有五十万的讲座费,还是犹豫了一番,“我并不是不想去,而是最近有个实验要做。”

  “这样吧!”

  他想想道,“下个月初,我看看,有时间我就过去。”

  “好,那就这样说定了。”李建华确实很着急,他迫不及待的想了解计算方法,但这种事情也急不得,毕竟是一个很复杂的计算分析方法,讲解了不一定能够完全理解,理解了再运用起来,也需要一段时间。

  而且他还想着召集更多的空气动力学、流体力学的专家一起来学习一下。

  五十万,不能白花啊!

  等王浩谈好了以后,李建华三人一起走出了计算机实验楼,他们一边是期待王浩的讲座,一边也感觉有些颓丧。

  赵鑫两人的感觉更明显,他们就是专门做外形设计计算工作的,现在他们就感觉做研究实在太难了。

  回顾历史。

  在几百年前的时候,工匠根本不需要文化,只需要经验和手艺就可以了。

  后来到了工业革命时代,懂一些工程学,就能成为很出色的技术研发人员。

  再后来,也就是几十年前,飞机外形设计项目中有个专业的空气动力学专家,说出去都很了不起。

  现在流体力学专家、空气动力学专家就是标配,他们自认为已经在行业内很有水平,可发现未来很可能被淘汰掉。

  他们的水平还是远远不够啊!

  按照王浩所讲解的这个数学分析计算方法,需求不仅仅是空气动力学专业人士了,而是需求偏微分方程领域的专家,还需要精通数学分析……

  那就是很优秀的数学家啊!

  赵鑫两人都有一种被时代所淘汰的感觉,他们心中真是感慨万千。

  但毫无疑问的是,王浩的研究对于飞机外形设计非常重要,他们是专门做这个研究的,飞机的外形都要根据动力组的计算结果来设计。

  所以方法一定是要学到手的,不然根本解决不了问题。

  三人一起回到了团队中。

  这时候,团队已经参观过纳微实验室,正在校园里走着,也不知道具体是要干什么。

  夏国斌尴尬的在前面带路,好在他身边还有朱建华、杨海燕等人,就忍不住吐槽的说上一句,“这个团队来,纯粹就是为了王浩啊,和我们纳微实验室没有任何关系。”

  “他们也没有提前说,不知道啊。”

  杨海燕道,“我们就是尽量招待好。”

  朱建荣则是道,“你们纳微实验室不是申请航空材料院那边的项目吗?飞机设计所和材料院也有点关系……”

  “我也是这么想的。”夏国斌说着还摇了摇头。

  李建华三人是在路上找的团队,随后学校的几个人就过来寒暄了一下。

  等寒暄了过后,几人跟着一路转了转校园。

  中午到学校的餐厅吃了饭,他们就准备离开了,在临走之前,夏国斌还是忍不住问了句,“李总设计,你觉得我们纳微实验室争取航空材料院那边的项目有机会吗?”

  “这个……”

  李建华根本不知道情况,他也不可能管到航空材料院,而且也没去纳微实验室,就只能说上一句,“回头我帮你问问吧。”

  这是一句很没有诚意的话。

  夏国斌也只能继续叹气,他仔细想想,发现找什么飞机设计团队,根本就完全不相关,还不如直接找王浩问。

  王浩在材料院可认识不少人,还包括能做项目决策的大人物。

  ……

  王浩可不关心什么纳微实验室的招标项目。

  现在他关心的是物理实验室的复刻实验,实验准备大概有一个多星期时间。

  这一天,所有材料全部到位,实验准备工作也完成的差不多了。

  王浩早上就去了实验室,关心了一下实验问题,“准备的怎么样了,何教授?”

  “都差不多了。”

  何毅忙着手里的工作,“我们根据研究设计了实验,是让超导材料的部分,按照螺旋结构排列,只是这样会耗费更多……”

  他说着叹了口气,苦笑道,“如果这一次没有发现,我们的项目就结束了。”

  去年申请的项目,预计资助时间是三年,结果才一年多时间就把经费耗光了。

  这样的项目做下来,再申请其他项目估计也很难了。

  何毅还是很有压力的。

  王浩笑道,“要往好处想,万一实验有发现呢?我感觉,我们的理论研究是没有问题的,如果还是没有发现,可能交流重力理论是错误的?”

  “这应该也算是结果吧?”

  “你说的有道理。”何毅仔细想了想道,“要是实验不成功,而且没有其他发现,我们就这样打报告。”

  “哈哈。”

  两人说笑着就继续着实验准备。

  超导的实验难度还在于超导材料的准备上,他们用的是铁基超导体,难度主要在于降低温度上,过程中要使用很多的液氮,以及其他手段去保持超低温。

  这也是经费耗费最多的部分。

  超导技术之所以难以大规模应用,也正是因为降低温度是很困难的。

  即便是高温超导材料,也要制造零下两百摄氏度左右的环境,显然其难度是非常高的。

  当天又准备了有几个小时,一直到下午2点的时候,才确定一切都已经准备就绪。

  物理实验室参与项目的人都围在了实验大厅里。

  大厅中间安装着实验用的设备,最核心的就是中间螺旋环绕的超导材料,以及旁边的通电装置,而围绕着设备建造的管道,都是用来输送液氮做降温使用。

  实验设备边缘、上方以及内部,都有安装着检测仪器。

  一群人围了好半天,也没有人说话,王浩开口问向了何毅,“可以开始了吧?”

  何毅抿了抿嘴,像是做出了什么重大决定,深吸一口气才道,“开始吧!”

  这对于物理实验室确实是很重大的决定。

  一次实验只进行十几分钟、几十分钟,准备工作要很久,耗费的经费达到几十万,也是他们在项目上最后的经费了。

  王浩则是没有丝毫感觉,几十万的经费而已,重大的实验当然会耗费很多经费,不都是很正常的吗?

  实验正式开始。

  负责实验操作的是两个副研究员,还包括颜静,她是负责记录核对数据,还有几个在职博士后,负责维持液氮输送装置的正常运转,保证实验能顺利进行。

  何毅,肖新宇以及王浩,就站在旁边看着。

  等实验正式开始以后,他们都不由得屏住了呼吸,眼神都看一下设备圆盘上方的气球。

  为了观察交流重力的现象,他们准备了一个和空气密度极为接近的气球,放置在圆盘的上方,大部分时间就飘在那里。

  如果出现交流重力的现象,就会形成向上的空气运动,也就是风力,即便重力只是减少1%,气球也会出现上升的情况。

  这是肉眼能看到的现象。

  当然,负责检测的不只是气球,还包括一台小型的烟雾发生装置,实验室内是没有风的,每个研究人员也都带上了口罩,尽量保持内部的空气静止。

  吹出去的烟雾到了圆盘的上方,若是发生交流重力的现象,路线肯定会有所改变,他们可以根据路线改变来做出计算。

  此外还有两个检测装置,也能够从参数上看到效果。

  终于。

  伴随着嗡的一声响,设备正式启动了,液氮不断被填充到超导材料管内部,里面的温度在不断的降低。

  当达到某一个临界线的时候,所有人都看向了中间的气球,他们希望能看到奇迹发生。

  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

  一秒、两秒、三秒……一直过了十几秒钟,似乎都没有任何变化,有些人都已经放弃了。

  这个时候,就发现气球一点点的上升。

  顿时。

  所有人都瞪大了眼睛,包括王浩也是一样,即便是做研究完成成果,他都没有这么激动过。

  眼前是真实发生的一种科技前沿的现象。

  交流重力,直白来说,就是反重力。

  这就是一个不可思议的现象。

  当真正看到现象发生在眼前的时候,他的心里也忍不住非常激动。

  气球一点儿一点儿上升,上升的速度并不快。

  即便如此,依然很多人明显激动起来,何毅和肖新宇的脸颊都背的通红,但他们还是忍住没有说话,就只是看的气球。

  很快,烟雾发生器启动了。

  肉眼可见的烟雾喷出了一条直线,到了圆盘上方的时候,路线发生了微微的转变。

  那种转变并不大,但还是让好多人惊呼起来,“路线变了,变了!”

  “你们看到了吗?看到了吗?”

  “刚才气球也上升了。”

  “我们的实验成功了对吧!实验成功了!反重力真的发生了……”

  “这是真的假的!”

  当有人开口惊呼的时候,所有人都忍不住激动,都兴奋的喊了起来。

  何毅忍不住一把抱住了王浩,“看到了吗?王教授!成功了!我们成功了!”

  “真的有交流重力现象!反重力啊!”

  肖新宇也忍不住激动,他喊道,“这个实验,科学院做了都没有成果,结果我们成功了。”

  “一定是成功了!”

  王浩也感觉非常的激动,就像是看到奇迹在眼前发生,他的眼中也闪出不可思议的光,“应该是成功了,就像是我们的判断一样。”

  “交流重力现象是存在的,反重力是存在的!”

  每个人都非常激动,非常兴奋,只有那些参与到实验中的人员还在抑制着激动,继续着手头的工作。

  他们明显也非常激动,可以看到颜静手里的笔都在发抖,还有两个负责液氮装置的人员,嘴角都用力的抿了起来。

  实验进行了二十分钟,比预期的时间要长一些。

  因为实验成功了,也就不在乎多耗一点材料,他们还是想继续验证,看看这种现象能持续多久,结果发现能够一直持续下去。

  只是气球并没有继续往上升,而是达到一定位置后就停下不动。

  这是很重要的现象,很可能和交流重力场的传播强度、覆盖范围有关。

  终于,实验结束。

  设备全部都被停下来,何毅强忍的激动说道,“快、快、快,把所有的数据都记下来!”

  “大家继续!”

  “看看检测参数,我们需要及时的数据!”

  所有人立刻忙了起来。

  但这一次每个人都非常有动力,因为他们的实验成功了,都是强忍着激动在做后续的工作。

  这绝对是一个重大发现。

  虽然不是创新性的研究,但因为国际公开的数据资料很少,复刻的实验也非常有意义。

  王浩站在一旁没有参与到实验工作中。

  他想的更多。

  交流重力现象,实际上就是反重力,即便只是降低百分之一重力,也是从0到1的质变。

  现在只是复刻国外的实验,但依旧非常有意义,不管研究是否能有后续,最少在反重力的研究上不落后于人。

  针对实验项目来说,他倒是没有物理实验室的人那么激动,因为项目成功与否,对他来说并没有影响。

  ……

  最终实验测定的数据是重力减轻了1.5%左右。

  国际上公开的资料,降低重力的数值是2~3%,但资料是否是真实的很难说,因为并没有后续相关的报道。

  即便重力只减轻1%,也是从0到1的突破,也说明了复刻实验的成功。

  这已经足够了。

  等实验结束以后,物理实验室上下都在做着记录,他们的项目已经不需要再继续了。

  一则因为没有了经费支持。

  二则因为已经有了成果,只要把交流重力实验的信息上报上去,就可以说项目完美的完成,之后的验收、总结分析,可不仅仅是物理实验室参与了。

  何毅和王浩就谈起了这个问题,“接下来是提交报告和验收,我估计能得到后续的支持,可以申报一个有关的大项目。”

  “不过……”

  “也有可能申请不到。”他说着有些苦涩,“也许其他的超导研究实验室,就凭借这个成果,展开后续的研究,我们实验室的设备人员还是差太多了。”

  这是个很尴尬、很郁闷的问题。

  物理实验室完成了交流重力的复刻实验,但他们不能一定能够凭借这个实验,申请到后续的研究项目。

  反倒是其他有能力的实验室,比如科学院的超导实验室,能够凭借他们的成果,继续展开后续研究。

  王浩笑道,“你也不用想的太远,有了这个成果以后,再申请其他项目也容易很多。”

  “这倒是真的。”肖新宇道,“老何,还是不用想太多了,有实验发现总比没有强,我们成果复刻了这个实验,以后就算到了科学院,也有面子。”

  “科学院的超导实验室也没做出来啊!”何毅一想也笑了起来,“还是要感谢王教授啊,你做理论分析实在是太专业了。”

  “如果换做是我们,就是草草的进行实验,把经费都胡乱的花掉了,现在是一次就成功了。”

  “王教授,放心吧,这个研究,你是头功!”

  “那倒是不用了。”

  王浩摇了摇头,在见证了实验成功之后,他也开始思考自己的研究问题。

  之所以参与到这个实验中,主要是因为实验和湮灭力的研究有关。

  但是,整个实验过程中,他也没有察觉到湮灭力,是在什么地方有所体现,灵感值也没有丝毫的上涨。

  这是让王浩感到不解的地方。

  他觉得肯定有什么方面忽略了,或者是没有想到。

  在回去的一路上,王浩都在思考这个问题,他忽然想到了那天物理实验室会议,大家一起探究交流重力的原理。

  “难道和离子晶格自旋有关?可是,理论探究也没有带来太多的灵感。”

  “或者是实验本身?交流重力现象是怎么发生的?为什么会发生……”

  “是引力隔绝,还是空间震荡、涟漪?”

  王浩忽然感觉找到了方向,就继续深入思考起来,“离子晶格以某一种方式排列自旋,制造出了交流重力场,场内发生的现象,是因为引起了空间的反应。”

  “而空间的反应可以影响到物体,本身就证明,空间能够对物体起到作用,而不仅仅是物体引起空间涟漪近而形成引力!”

  “这一因果关系,本身就和湮灭力直接相关!”

  ……

  物理实验室的交流重力实验完成。

  王浩得到了想要的进展,已经有了下一步的想法,他也就和飞机设计研究所那边,确定了去做讲座的时间。

  他并没有打算快速做进一步的研究,牵扯到用构造物理理论体系,是非常非常复杂的,会是个很庞大的工作,他还是先看资料充实自己。

  包括弦理论、宇宙论,也包括大爆炸理论,相关的数学构架,都可以看看、参照一下。

  在这个过程中,王浩也感觉收获非常大。

  在去沈城飞机设计研究所的前一天,王浩依旧在不断的看资料,他是在认真投入的学习,但看起来却非常的悠闲。

  一边翘着腿,一边喝着咖啡,就只是认真的在看东西而已。

  办公室里的人,则都是在讨论论文问题。

  孙健最新发表了一篇数学论文,让朱萍感到非常的羡慕以及一点点自卑。

  作为办公室的老大姐,她正在努力的读博,但大部分时间还是学习,只能嘴里念叨着,“陈老头真是不靠谱,就是让我学习、学习、学习,也不知道带我做做研究。”

  “别着急啊,等学的差不多了,陈院士肯定会让你开始做研究的。”张志强对陈庆华的印象不错,还是帮着说了一句话。

  朱萍郁闷道,“你当然不担心,你都是大教授了!”

  “孙健,也很天才啊!”

  “罗大勇,也要升副教授了,王浩……”

  她说不下去了。

  张志强倒是帮着说了一句,“我刚才看了,从去年三月到现在,王浩已经发表了35篇SCI……”

  这个数字让办公室里的人全部沉默了。

  如果换做是工作十几年、二十年的教授,发到三十几篇SCI论文也不算什么。

  但是王浩真正工作时间只有一年多。

  一年多,顶得上别人十几年。

  王浩听罢疑惑问道,“只有35篇吗?”

  “……”

  “……”

  办公室里的人不想说话了。

  王浩不是故意去强调数字,而是他打开了系统,发现论文数量已经达到39篇。

  如果sci论文的数量是35篇,剩下的四篇应该就是博客论文,或者其他一些相关总结也被算作是论文。

  他忽然想了一个问题,“对啊,39篇了!”

  “差一篇,《教学的馈赠》就能升级了!”

  王浩感激的看向张志强,道,“张哥,你倒是提醒我了,我正好有一篇李群相关的研究,没有总结,现在就总结一下,一会儿发到博客上。”

  “为什么不发SCI?”张志强有些不理解。

  王浩道,“发SCI多麻烦,又要注意格式、又要等审核发表,小研究发博客就行了。”

  张志强听的有点想哭。

  人和人就是不能比,他千辛万苦才能发一篇论文,结果王浩根本就不在乎,总结以后直接发博客?

  他抬起头看向朱萍,问道,“朱萍啊,要不咱俩商量一下,换个位置,我感觉继续坐这里,可能会少活十年。”

  “不行,不行!”朱萍赶忙摇头道,“我坐门口,总是有学生来找我,方便。”

  她说完赶紧坐下了,似乎是怕张志强抢自己的位置。

  “总有学生来找你?”

  张志强仔细想了一下,带着疑惑问向罗大勇,“你见过有学生来找过她吗?”

  罗大勇回过头,道,“既然你知道,为什么还要问?”

  “啊?”

  “没人想和天才坐在一起。所以咱们办公室,朱萍是最受欢迎的。”

  “哦,也对!”

  张志强扫了一眼王浩,表示强烈的赞同,“朱萍确实是最受欢迎的,她最笨。”

  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朱萍站在了两人的身边,手里还攥着一本卷起的书,咬牙切齿的盯着张志强,“张!志!强!你说什么?谁最笨?”

  “啊?”

  “朱大姐,是罗大勇说的,不关我的事啊~~~”

  ……

  PS:推荐一本好友的篮球书:《NBA:开局巅峰麦迪干拔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