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新氪星正文卷第1412章统治宇宙的基础设施打败欧阿星泛星域联盟后,新氪星开始进行对宇宙各个星域的占领和管理,让整个宇宙都统一在新氪星建立的同轨同文之中。
宇宙中拥有超过一千两百五十万亿个星系,宇宙广阔无垠,星系不计其数,很难数的清楚,而这一千两百五十万亿个星系,是比较能够清晰明亮被观察到的,其中每個星系中的恒星数量更是包括几百至几万亿颗不等,不同星系之间也存在很大的差别。
地球,超过五千米的星空穹顶会议室中,以地球为中心,投影出欧阿星侦查过宇宙海图。
宇宙守护者们曾经对宇宙进行过探测,拥有着这个宇宙最全面,最深广的的宇宙海图认识。
在这个以地球为中心,全息投影出宇宙海图星空的会议室中,所有新氪星的高级行政以及军团的军团长汇聚于此,正在商议开始对宇宙的全面占据和征服,让宇宙有生灵之地,都是新氪星的公民。
“陛下,《三体》归零者已经答应为我们批量制造跨河系空间门,电子公民身份证,搭建双层暗空间的宇宙公路等设施,归零者将会在此次会议开完后,正式进行动工。”归零声音平静的报告道,控制着以地球为中心的全息投影宇宙海图,一条条双层暗空间的宇宙公路如脉络般开始朝着四面八方的蔓延出去,在制造出的宇宙暗空间之中铺设出四通八达的宇宙公路。
《三体》世界几乎成为了新氪星的御用工程搭建后勤,归零者对这项工作实在是爱死了,可以深刻的研究其他宇宙的底层逻辑构建,对积累自己的宇宙重启有着无可想象的好处。
骇尔颔首,让《三体》世界的归零者们来进行对自己占领的宇宙进行基础的设施建设,是有益无害的,归零者们固然是得到想要研究其他宇宙的数据,但主动始终掌握在骇尔的手上。
骇尔穿梭漩涡一关,归零者们就永远不可能来到这个宇宙了。
只要主动权在骇尔手上,无论《三体》世界多么的黑暗森林,骇尔都立于不把之地,更何况,《三体》世界的归零者们为了争取来到DC宇宙,为新氪星搭建基础工程,表达出极大的诚意,付出了大量的科技资料。
骇尔没有理由不让《三体》归零者来搭建新氪星的基础工程。
在看到骇尔颔首后,归零继续着进行着安排的说道:
“一百六十名恒星级已经进行收编,他们接收到命令,已经回到各自的星域,开始进行暴力拆分各个星系的势力,准备接入新氪星的管理系统之内。”
归零稍微报告了一下一百六十名恒星级回到各自星系的进程。
一百六十名恒星级强者在新氪星打败欧阿星泛星域联盟之后,就已经没有能够掀起任何的风浪,表面上已经完全的臣服,连表面都不愿意臣服的,已经被骇尔送去天堂或者地狱。
这一百六十名也包括没有加入欧阿星泛星域联盟的四十名恒星级强者,在看到欧阿星泛星域联盟完全的失败,骇尔大开杀戒之后,他们早就已经没有任何异议的加入到新氪星行之中,并且麾下的势力完全的将会由新氪星掌管,改造成为新氪星的样子。
归零也已经让《三体》世界那边制造出一大批的初级的管理系人工智能,然后由归零直接把大批的初级管理系人工智能转化为管理者机械体,进行对整个宇宙的初步管理,维稳秩序。
其他战败的恒星级强者,开始回到自己的星系当中,进行势力的拆分,开始准备让新氪星接受势力的管理。
一百六十名恒星级强者麾下不会有建制的军队,新氪星是一个超级高度集权的君王统治,所有的一切,都是新氪星皇帝的。
任何不满的,都已经死在新氪星皇帝骇尔的热视线下。
“棒旋星系———银河系将会由我统领的机械体军团快速的征服生命体星球,进行对河系的初步实验统治。”
棒旋星系的中心都具有一个长条状的中心棒,它是由恒星、气体和尘埃组成,旋臂从棒的两端延伸出来,棒的长度有的可达宽度的5倍,有的棒旋星系甚至拥有几个大小不一的中心棒。在这类星系中,中心棒在整体性的旋转着,也就是说棒上离棒中心距离不等恒星都具有相同的角速度。而在棒之外,不同距离处的恒星的角速度各不相同。尘埃多聚集在棒的中央,而恒星形成区、气体云则分布在棒的两端,因而叫棒旋星系。
归零将会统领着机械体军团,进行对棒旋星系——银河系的生命星球进行统治,并且开始实验新氪星颁布的政策命令。
每个河系大概以棒旋星系,旋涡星系,椭圆星系,透镜星系,星暴星系,矮球状星系,不规则星系等七种系别区分,其中每个系别里面都有着不同的特别点而形成的各种生命星球。
可以说是因环境而形成的特殊生命体。
例如旋涡星系的外形看上去多种多样,是最多生命体种类的系别,他们有的侧向对着地球,有的正向对着地球,有些从中央核球延伸出几条旋臂,形成明显的旋涡状;而有的又像绒絮似的混成一团。从正面看,旋涡星系最突出的特征是旋涡状的外观,显示出旋转的本质,因而叫漩涡星系。
旋涡星系的旋转会把恒星聚集到一个扁平的星系盘上,就像太阳系形成之初外围的原行星盘一样。这个星盘的质量从十亿倍到万亿倍太阳质量不等,直径在1万~20万光年之间,中间有一个呈扁球形的核球。星系盘之内,明亮而明亮的超巨星、星团和正在形成恒星的分子云,构成了壮观的旋臂。
一般而言,旋臂内的恒星寿命较短,较短的寿命发展出的环境生灵,比别的种类都要多很多。
对于新氪星来说,管理如此数量巨大的物种,将会是一个难以想象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