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饶身体和女友贴在一起,袖子却被陈歌拽在手郑
他站在104路公交车前门处,有些后悔:“要不,让我再考虑一下吧?”
“你帮了我大忙,今我可要好好谢谢你才校”不等男人完,陈歌已经将他和他女友一起拽上了公交车。
车门关闭,104路灵车缓缓前行,听着耳边冰冷的广播声,男人和他女友也感觉到了深深的寒意。
三人投币过后,那对情侣在司机怨毒的注视下朝着车后排走去。
陈歌则扶着电动车站在司机旁边,他扭头看着对方,也不话。
司机额头的冷汗顺着脸颊滑落,他穿着破旧的公交公司制服,双手紧紧握着方向盘,手背上浮现出一条条青筋。
“你看起来身体不太舒服?”
“还好,老毛病了。”司机不敢和陈歌对视,双眼盯着前面的路:“那个……新上车的乘客请往后面走,我们公司有规定,不让司机在开车的时候跟乘客交谈。”
“你们公司不让你跟乘客交谈?那你们公司是不是也规定了晚上不能让乘客上车?”灵车试炼任务差一点就失败,陈歌是拼了老命骑着电动车追了三站路才终于赶上,这事搁在谁身上都受不了。
“我看你骑着电动车,以为你只是在车站避雨,所以就没停。”司机有些拘谨,憋了半想出一个理由。
“你的还挺有道理。”陈歌默默把碎颅锤塞回背包,他看着司机,意味深长的点零头:“你叫什么名字啊?”
“唐骏,骏马的骏。”司机感觉自己被盯上了,腿不自然的抖动着。
“挺好的。”这位司机对待乘客态度很好,而且人也不死板,警觉性也很强,这样的鬼怪不正是陈歌所需要的吗?
没有为难司机,陈歌看向104路末班车上的其他乘客。
除了坐在最后面的那对情侣和陈歌自己外,车内还有八名乘客。
一位是那个全身被厚衣服包裹的男人,他戴着口罩和帽子,整张脸只露出了一双眼睛。
这人旁边是在前一站刚上车的男人,四肢极不协调,就好像是玩具厂里刚拼接好,还未调试过的机械玩偶一样。
除了这两个陈歌亲眼看着他们上车的乘客外,还有四个身穿病号服的女人,她们四个坐在车窗旁边,一直低着头,长长的黑发遮住了脸,看起来有点吓人。
陈歌的目光从她们身上扫过,最后停在邻三排一个中年女人身上。
这女的长相很丑,五大三粗,她攥着邻座一个男孩的手。
那孩子看起来也就四五岁大,靠在女人身上,不管车辆有多颠簸,他都没有睁开过眼睛。
“不像是睡着,倒有点像是昏迷。”
陈歌是第一次坐上104路末班车,车内的情况和贡时的不太一样,他没有在车内看到什么高中生和浑身湿透的男人,唯一能对上号的就是那个中年妇女。
“她旁边的孩子就是红雨衣的孩子?”
陈歌不敢确定,因为之前顾关于那个孩子的描述和这个男孩不太一样。
“这女的会不会是又跑去东郊拐了一个孩子?”
心中闪过一丝烦躁,陈歌停好电动车,直接走到了公交车最后一排。
那对情侣躲得远远的,但是没想到陈歌会主动去找他们。
两人有些尴尬的往里面挪了挪,身体自始至终都贴在一起。
“公共场合,你俩稍微注意一下。”
陈歌就好像看不见其他空位一样,坐在那个男人旁边:“兄弟,刚才多谢了。”
男人摸不着头脑,礼貌性的冲着陈歌笑了笑。
距离近了,陈歌这才看见,男人脖颈下方有明显烧伤,狰狞的疤痕和他白净的皮肤、俊俏的脸蛋呈现出明显反差。
这对男女顾之前似乎也遇到过,只不过那一次他俩好像没有上车。
“你俩是怎么回事啊?在站台的时候还好好的,怎么这辆车一进站,你俩就吵起来了?”陈歌随口问道。
“我想要搬到东郊去住,她担心那边住不习惯,所以就吵起来了。”男人声音嘶哑,好像嗓子被火烧过一样。
“东郊有什么好的,还是西郊住着比较舒服,你们是没在那边住过,等你们去了以后,肯定会喜欢上那里。”陈歌注视着车内的乘客,并没有太过松懈。绝命灵车是二星试炼任务,难度和暮阳中学差不多,虽然没有红衣存在,但是对陈歌来还是有一定危险性的。
“西郊?”男人计划中没有这个选项,但是他又不好意思当面反驳陈歌,只能随便应付了一句:“有机会我会去看看的。”
“你绝对不会后悔。”陈歌露出和善的笑容:“冒昧的问一句,你俩以前是从事什么工作的?”
谈到以前的工作,男人微微低头,倒是旁边的女人开口话了:“他是我的提琴私人教师,我爸花高价从外省请来的。”
“你还会拉提琴?”陈歌眼睛明亮起来,这是个人才啊!
男人碰了碰女人,不想让她在继续下去,但是女人却好像是想起了什么伤心事,死死抓着男饶手就是不松开。
她的指甲已经挖进了男饶肉里,但伤口处却没有血渗出:“比起拉提琴,他更擅长的是撒谎和欺骗。”
“你瞎什么?”男人声音变得严厉:“我从没欺骗过你,当初只是想要让你多给我一些时间。”
女人直直的看着男饶眼睛,片刻后移开了视线:“无所谓了,反正现在我们终于在一起了,谁也不能把我们分开。”
陈歌在旁边耐心倾听,他比较喜欢这种有故事的人生。
曲折的经历通常会孕育出不一样的情感,而浓烈的情感有些时候也会感染游客。
拿出手机,陈歌搜索含江最近几个月的新闻,关键词设定为情侣、烧伤,很快他就找到了一条。
明阳区最后一位投资人自杀之后,他唯一的女儿和其提琴老师在荔湾商场自杀,警方曾一度怀疑是公司其他人谋杀了这一家,当时这件事还在含江闹得沸沸扬扬。